飞机等级划分
飞机是怎么划分等级的,怎么确定每个机场可以起降哪些飞机?
我们很多人知道航空器的大小划分是按照飞机的主起落架间距和翼展划分,实际是这样么?甚至有的人干脆记下了常见的各类机型,也懒得管划分的标准。今天我们一起看下航空器A、B、C、D、E各类的划分标准。
航空器的分类依据不同,得出的结果也不相同。对于A、B、C、D、E的划分,依据的原理是按照航空器在跑道入口时的速度,以及设定航空器在最大允许着陆重量时,着陆状态中失速速度的1.3倍而划分的。
根据航空器降落时的主要特性,可以将飞机分为以下五个大类:
注解:跑道入口速度:设定为航空器在最大允许着陆重量时,着陆状态中失速速度的1.3倍;*表示反向和直角程序的最大速度。
为让读者有一个更加直观的认识,以下列举从A到E这五类飞机的一些常见机型:
A类,比如直升机、塞斯纳等。
B类,比如环球快车、挑战者、庞巴迪、新舟60等。
C类,比如波音737、空客319、320、321系列等。
D类,比如波音757、767、空客300、330等。
E类,比如波音747、空客340等。
航空器几何尺寸划分
根据ICAO按航空器几何尺寸进行分类的规定,我国常见民用航空器的分类见下图
机场飞行区等级划分
跟飞机等级不同,机场飞行区等级取决于飞机的翼展和主起落架外轮间距,也就是飞机最远的两个轮子之间的距离,按这一参数将一个机场可以保障运行的飞机依次分为从A到F这六个大类,包括确定每个停机位适合停靠的飞机。飞机必须停在与其等级对应的停机位。而机场的等级划分,由两个要素决定,一是飞机基准飞行场地(也就是跑道)的长度,二是飞行区的级别。(在安排机位时不得不考虑的另外一点就是:廊桥是否能为相应的机型提供保障。)
下表所示为飞行区等级划分标准: